構思巧妙,雅韻傳神!描摹細膩,情景交融!贊美問安,珍藏學習!
英國學者李約瑟說:東亞文明乃是“竹子文明”。中國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、挺直、四季青等生長特征賦予人格化的高雅、純潔、虛心、有節、剛直等精神文化象征,而畫竹則成為中國花鳥畫的一個重要畫種,我國清代的鄭板橋以畫竹天下聞名。
古往今來,“人生貴有胸中竹”已成了眾多文人雅士的偏好,常借竹來表現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,或作為自己品德的鑒戒。古人愛竹,文人墨客為之揮毫吟詠,繪畫抒懷,也形成了獨有的竹文化。司馬遷說:竹外有節禮,中直虛空。白居易:“水能性淡是吾友,竹解心虛即吾師”。亦有:“竹死不改節,花落有余香。”古人認為竹本是草的一種,也許是因為它的中直、虛空、有節,才使它超然挺拔于其它草類之間,而且凌冬不凋,叫做冬生草。司馬光曾感慨竹子頑強的生命力,作《種竹齋》詩云:“雪霜徒自白,柯葉不改綠。”當代詩人周天侯的《頌竹》曰:苦節憑自珍,雨過更無塵。歲寒論君子,碧綠織新春。
人們總結竹子有十德:竹身形挺直,寧折不彎,曰正直; 竹雖有竹節,卻不止步,曰奮進; 竹外直中通,襟懷若谷,曰虛懷; 竹有花深埋,素面朝天,曰質樸;竹一生一花,死亦無悔,曰奉獻; 竹玉竹臨風,頂天立地,曰卓爾;竹雖曰卓爾,卻不似松,曰善群; 竹質地猶石,方可成器,曰性堅;竹化作符節,蘇武秉持,曰操守; 竹載文傳世,任勞任怨,曰擔當。竹子的優秀品格給人們深刻的啟迪。

舊一篇:題圖:雪竹 (七絕(平水韻))
最近讀者
發表評論
詩友評論 (135) [我要評論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