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帖子
- 華詩:淺議新概念【混搭律】及多元化的混搭7/43
- 華詩:“近體詩”與“格律詩”的差異6/55
- 華詞:格律體無“瓶頸”之疑慮5/53
- 華詞:“格律詞”四、五組混搭綜述3/61
- 華詞:再析格律詞的“踏步式”韻律——【竹枝詞】4/67
重磅出擊,疊句韻律催生嶄新格律體——格律詞譜
——格律體無“瓶頸”之疑慮
《云翔格律譜》認為,中華古典格律體(簡稱“格律體”)的齊言體部分,不僅僅只有“近體詩”一種體裁,“近體詩”其實只是“格律詩”中的一種形式而已。“格律體”還包括“格律詞”、“格律頌”、“格律慶”、“韻聯詩”、“韻聯詞”、“聯句體”等等。
很多古人的作品,都是多元化的混搭理念,多元化的混搭方式,可以是N組結合。
一,從“格律詩”、“長短句”中“分家”的獨立格律體裁
對于齊言格律詩,依傳統的格律理論,大致分成“近體詩”和“古風體”兩種;傳統理論中,無論是齊言體的詞牌,還是“長短句”的詞牌,都通通混編成統一的詞譜。
《云翔格律譜》認為,在“近體詩”與“古風體”之間,還有一種獨立的格律體,其格律理念,與齊言詞牌是相同的,因而應該單獨“剝離”出齊言體的“格律詞”——【詞格】結構。
什么是【詞格】呢?以兩聯四句為例,入韻的偶數句是相同句型,即呈現統一【主韻律】,這種韻律形式,猶如原地踏步走——踏步式(疊句韻律)。
二,兩聯四句無“折腰體”詩,一定是“格律詞”
傳統理論中,將【陽關曲】稱之為“折腰體”【七絕】,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,對于任何兩聯四句的結構,如果入韻的偶數句相同——疊句韻律,則一定是屬于【詞格】的“格律詞”,這類詞牌有(七言):
1.【采蓮子】=【陽關曲】與【竹枝詞】=【八拍蠻】是互為【同尾韻】的結構;
2.【欸乃曲】;
3.【楊柳枝】與【浪淘沙】是互為【同尾韻】的結構;
另外,五言的詞牌有:
《云翔詞譜》標準體【啰唝曲】詞牌格律(國標體)
C11.范例欣賞:標準體【啰唝曲】唐?劉采春(單調20字兩平韻)(代碼C11)
中平平仄仄,中仄仄平平。——對稱聯(雙平尾)【詞格】C11
那年離別日,只道住桐廬。
中平平仄仄,中仄仄平平。——對稱聯(雙平尾)
桐廬人不見,今得廣州書。
注: 1.標準體【啰唝曲】的【主韻律】,統一是“中仄仄平平”雙平入韻。
2.標準平仄譜的“中”表示“可平可仄”,其它平仄宜遵之。
《云翔詞譜》標準體【拜新月】詞牌格律(國標體)
【唐詞】欣賞:拗體【拜新月】唐?李端(單調20字三仄韻)
中平平仄仄,中仄平平仄。第一【意群】單仄入韻,首句雙仄促韻
開簾見新月,便即下階拜。出句是同句拗救,宜入韻,“下”宜平
中仄仄平平,中仄平平仄。第二【意群】單仄入韻
細語人不聞,北風吹裙帶。出句是同句拗救,“風”宜仄
注:1.此范詞是【拜新月】孤篇,單從【句構學】角度看,四句均不符合格律。
2.雖然第一、三句的句型不同,但都是同句拗救結構,即“四救三”。
3.第二句“下”字出律,宜平。
4.第四句可以有兩解,其一,如果認為“裙”字出律,則是“中平平仄仄”句型,這樣整體結構就是《欽定詞譜》所言“唐仄韻五言絕句”。其二,如果認為“風”字出律,則是“中仄平平仄”句型,這樣兩個【意群】都是“中仄平平仄”,即【主韻律】統一,所以《云翔詞譜》認為第二種方式比較符合【詞格】。
【華詞】欣賞:步韻李端【拜新月】(單調20字三仄韻)(代碼C20)
《酌霞》當代?田田 詞林正韻-第五部
中平平仄仄,中仄平平仄。——同尾聯(單仄尾)【詞格】C20
藍天云世界,風弄千姿拜。
中仄仄平平,中仄平平仄。——異尾聯(單仄尾)
莫道酌霞遲,海系紅飄帶。
此外,六言的詞牌有:
【舞馬詞】與【三臺】詞構相同,【回波樂】只是首句增韻而已。
《云翔詞譜》標準體【舞馬詞】詞牌格律(國標體)
1.【唐詞】欣賞:標準體【舞馬詞】唐?張說(單調24字兩平韻)
『中仄中平仄仄,中平中仄平平』。第一【意群】六字句雙平入韻
萬玉朝宗鳳扆,千金率領龍媒。
『中仄中平仄仄,中平中仄平平』。第二【意群】六字句雙平入韻
眄鼓凝驕躞蹀,聽歌弄影徘徊。
注: 1.標準體【舞馬詞】的【主韻律】,統一是“中平中仄平平”雙平入韻。
2.【舞馬詞】的【主格律】,統一是“中仄中平仄仄”雙仄不入韻,特征明顯。
3.兩聯宜對仗;此范詞對仗較好。
4.『』表示宜對仗(對偶);標準平仄譜的“中”表示“可平可仄”,其它平仄宜遵之。
《云翔詞譜》標準體【三臺】詞牌格律(國標體)
【唐詞】欣賞:標準體【三臺】唐?王建(單調24字兩平韻)
『中仄中平仄仄,中平中仄平平』。第一【意群】六字句雙平入韻
池北池南草綠,殿前殿后花紅。
『中仄中平仄仄,中平中仄平平』。第二【意群】六字句雙平入韻
天子千秋萬歲,未央明月清風。
注:1.標準體【三臺】的【主韻律】,統一是“中平中仄平平”雙平入韻。
2.【三臺】的【主格律】,統一是“中仄中平仄仄”雙仄不入韻,特征明顯。
3.兩聯宜對仗;此范詞首聯對仗較好;【三臺】的詞構與【舞馬詞】完全一樣。
4.『』表示宜對仗(對偶);標準平仄譜的“中”表示“可平可仄”,其它平仄宜遵之。
《云翔詞譜》標準體【回波樂】詞牌格律(國標體)
【唐詞】欣賞:瑕疵體【回波樂】唐?李景伯(單調24字三平韻)
中平中仄平平,中平中仄平平。第一【意群】六字句雙平入韻,雙平促韻
回波爾時酒卮,微臣職在箴規。“時酒”宜“仄平”
中仄中平仄仄,中平中仄平平。第二【意群】六字句雙平入韻
侍宴既過三爵,喧嘩竊恐非儀。“過三”則宜“平仄”
注:1.標準體【回波樂】的【主韻律】,統一是“仄平平”雙平入韻。
2.【回波樂】單調、兩個【意群】,首句是【氣群】促韻,逗號結尾。
3.從【句構學】角度講,“時酒”宜“仄平”;而“過三”則宜“平仄”。
4.標準平仄譜的“中”表示“可平可仄”,其它平仄宜遵之。
【華詞】欣賞:步韻李景伯【回波樂】(單調24字三平韻)
《歡聚》當代?快樂180530
中平中仄平平,中平中仄平平。第一【意群】六字句雙平入韻,雙平促韻
同窗相聚傳卮,吟詩拈字遵規。
中仄中平仄仄,中平中仄平平。第二【意群】六字句雙平入韻
首首回思過去,篇篇展現容儀。
很明顯,以上這些詞牌的入韻偶數句,都是相同的句型,呈現疊句韻律——統一【主韻律】特征,都屬于“格律詞”,而不應該稱之為【七絕】、【五絕】、【六絕】。
傳統的齊言體詞牌中,有沒有【詩格】理念的結構呢?還真有,比如:
《云翔詞譜》 標準體【紇那曲】詞牌格律(國標體)
范例欣賞:【詩格】拗救體【紇那曲】唐?劉禹錫(20字三平韻)代碼S5
中仄仄平平,平平仄仄平。——同尾聯(單平尾)【詩格】S5
蹋曲興無窮,調同辭不同。對句是同句拗救
中平平仄仄,中仄仄平平。——對稱聯(雙平尾)
愿郎千萬壽,長作主人翁。
注:1.標準體【紇那曲】無統一【主韻律】,其格律結構是標準的“仄起平收式”【五絕】。
2.此范詞第二句“調同辭不同”,實際使用了“仄平平仄平”的拗救,宜用標準句型。
3.標準平仄譜的“中”表示“可平可仄”,其它平仄宜遵之。
什么是【詩格】?以兩聯四句為例,【詩格】的韻律是“交錯式”,即入韻的偶數句是不同的句型,猶如前進中的交叉步——進步式。
三,齊言“格律詞”的劃分,可以結束格律體稱謂混亂的尷尬
以上提及的結構,都已經有相應的詞牌名稱,但在古人的作品中,有很多相同結構的作品,卻“被”稱之為“折腰體”的【七絕】、【五絕】、【六絕】,這是何等的混亂啊!
《云翔格律譜》認為,避免尷尬的最好方式,就是將齊言“格律體”從格律詩與傳統詞牌中分離出來,對于古人的作品,也應該重新分類。
四, 所謂“四柱體”或者“四柱頭體”,其實是“格律詞”的結構
對于四聯八句的齊言體,如果四聯相同,有人稱之為“四柱體”或者“四柱頭體”。其實這種律構已經不屬于“格律詩”了,一定是“格律詞”,比如:
《云翔詞譜》 標準體【生查子】詞牌格律(國標體)
C37C37-1.【唐詞】欣賞:標準體【生查子】唐?魏承班(代碼C37C37)
中仄仄平平,中仄平平仄。——異尾聯(單仄尾)【詞格】C37
煙雨晚晴天,零落花無語。
中仄仄平平,中仄平平仄。——異尾聯(單仄尾)
難話此時心,梁燕雙來去。
中仄仄平平,中仄平平仄。——異尾聯(單仄尾)【詞格】C37
琴韻對薰風,有恨和情撫。
中仄仄平平,中仄平平仄。——異尾聯(單仄尾)
腸斷斷弦頻,淚滴黃金縷。
注:1.標準【生查子】的【主韻律】統一是“仄平平仄”單仄入韻,【主格律】是雙平不入韻。
2.古人常將上下闋首句替換成【律句】2的“平平仄仄平”或者“仄平平仄平”拗句結構。
3.有人說【生查子】是兩個仄韻五絕疊加,這是錯誤的認知,因為格律詩不存在統一的【主韻律】。
4.標準平仄譜的“中”表示“可平可仄”,其它平仄宜遵之。
此外,還有七言的【瑞鷓鴣】、【木蘭花】、【玉樓春】等,都是遵循疊句韻律的統一【主韻律】理念。
《云翔詞譜》標準體【瑞鷓鴣】詞牌格律(國標體)
C3C3-1.【元詞】欣賞:標準體【瑞鷓鴣】元?王哲(雙調56字六平韻)(代碼C3C3)
中仄平平仄仄平,中平中仄仄平平。——同尾聯(雙平尾)【詞格】C3
夏季裁量十四郎,炎炎火焰越忙忙。
『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平中仄仄平平』。——對稱聯(雙平尾)
百巧場中夸意銳,萬人叢里用心剛。
中仄平平仄仄平,中平中仄仄平平。——同尾聯(雙平尾)【詞格】C3
絲絹羅紈鋪內藏,金銀珍寶架頭光。
『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平中仄仄平平』。——對稱聯(雙平尾)
獨做辛勤心自苦,渾家豐足業誰當。
注:1.標準體【瑞鷓鴣】的【主韻律】,統一是標準七字句【律句】4“中平中仄仄平平”的雙平入韻,上下闋首句是標準七字句【律句】2的“中仄平平仄仄平”句型單平促韻,韻律特征十分明顯。
2.唐宋時期,均將平韻【七律】的格律結構,權作【瑞鷓鴣】詞構,其實是歷史的局限。
3.『』表示宜對仗(對偶);標準平仄譜的“中”表示“可平可仄”,其它平仄宜遵之。
C4C4-1.【宋詞】欣賞:標準體瑞鷓鴣【對稱韻】宋?葛勝仲(代碼C4C4)
中平中仄平平仄,中仄中平平仄仄。——同尾聯(雙仄尾)【詞格】C4
火云欲避金風至,秀氣充閭初降瑞。
『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仄中平平仄仄』。——對稱聯(雙仄尾)
去家丁令卻歸來,還燕懸弧當日地。
中平中仄平平仄,中仄中平平仄仄。——同尾聯(雙仄尾)【詞格】C4
金章紫綬身榮貴,壽福天儲昌又熾。
『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仄中平平仄仄』。——對稱聯(雙仄尾)
怪來一歲四遷官,還過當生元太歲。
注:1.此范詞是“地地道道”非常標準的瑞鷓鴣【對稱韻】結構,平仄句型非常完美,和《云翔詞譜》的【六面體】理論非常吻合,令人嘖嘖稱奇!
2.如果單從朝代來作為依據,那么此詞要比元代王哲詞早,理應將此結構作為【瑞鷓鴣】的標準體,而王哲詞應該定義成瑞鷓鴣【對稱韻】,《云翔詞譜》只是考慮人們對【瑞鷓鴣】的認同程度,不得不將王哲詞作為平韻體【瑞鷓鴣】的標準結構,屈將此詞作為【對稱韻】。
3.其實葛勝仲也不冤屈,因為這一體結構和李煜的【木蘭花】完全相同,是否需要認祖歸宗?
C4C4-2.【唐詞】欣賞:標準體【木蘭花】唐?李煜 (代碼C4C4)
中平中仄平平仄,中仄中平平仄仄。——同尾聯(雙仄尾)【詞格】C4
曉妝初了明肌雪,春殿嬪娥魚貫列。
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仄中平平仄仄。——對稱聯(雙仄尾)
鳳簫聲斷水云間,重按霓裳歌遍徹。
中平中仄平平仄,中仄中平平仄仄。——同尾聯(雙仄尾)【詞格】C4
臨風誰更飄香屑,醉拍闌干情未切。
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仄中平平仄仄。——對稱聯(雙仄尾)
歸時休放燭花紅,待踏馬蹄清夜月。
《云翔詞譜》 標準體【玉樓春】詞牌格律 (國標體)
C6C6-1.【唐詞】欣賞:標準體【玉樓春】唐?顧夐 (唐人首選)(代碼C6C6)
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仄中平平仄仄。——同句聯(雙仄尾)【詞格】C6
拂水雙飛來去燕,曲檻小屏山六扇。
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仄中平平仄仄。——對稱聯(雙仄尾)
春愁凝思結眉心,綠綺懶調紅錦薦。
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仄中平平仄仄。——同句聯(雙仄尾)【詞格】C6
話別情多聲欲戰,玉箸痕留紅粉面。
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仄中平平仄仄。——對稱聯(雙仄尾)
鎮長獨立到黃昏,卻怕良宵頻夢見。
注:1.標準體【玉樓春】的【主韻律】統一是【律句】3的“平平仄仄”雙仄入韻。
2.上下闋首句雖然可替換單仄韻,但宜與【主韻律】統一,唐代作品大多是這種結構。
3.標準平仄譜的“中”表示“可平可仄”,其它平仄宜遵之。
五,廣義“格律詞”可以多元化混搭
以上提及的詞構,都是已經被納入傳統詞譜的,換言之,都有獨立的詞牌名。其實很多古人的作品,雖然也是應用這種疊句韻律的理念,并且是多元化的混搭,但并沒有獨立的詞牌名,往往都是以“古風體”詩來對待,比如:
范例欣賞:《客舍喜鄭三見寄》唐?劉長卿 代碼C3C2C1
中仄平平仄仄平,中平中仄仄平平。——同尾聯(雙平尾)【詞格】C3五微
客舍逢君未換衣,閉門愁見桃花飛。“桃”宜仄,三平尾
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平中仄仄平平。——對稱聯(雙平尾)
遙想故園今已爾,家人應念行人歸。“行”多音字
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平中仄平平仄。——同尾聯(單仄尾)【詞格】C2二沃
寂寞垂楊映深曲,長安日暮靈臺宿。出句同句拗救
中仄平平仄仄平,中平中仄平平仄。——對稱聯(單仄尾)
窮巷無人鳥雀閑,空庭新雨莓苔綠。
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仄平平仄仄平。——同尾聯(單平尾)【詞格】C1六魚
北中分與故交疏,何幸仍回長者車。
中平中仄平平仄,中仄平平仄仄平。——對稱聯(單平尾)
十年未稱平生意,好得辛勤謾讀書。
【華詞】欣賞:步韻劉長卿《客舍喜鄭三見寄》代碼C3C2C1
《秋雨夜》當代?晚風
中仄平平仄仄平,中平中仄仄平平。——同尾聯(雙平尾)【詞格】C3【竹枝詞】
新季來臨逐換衣,秋風苦雨落花飛。
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平中仄仄平平。——對稱聯(雙平尾)
色退園容愁不爾,蜓來舞影伴人歸。
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平中仄平平仄。——同尾聯(單仄尾)【詞格】C2【異尾韻】
泉水長流鳴巧曲,支溪繞處生靈宿。
中仄平平仄仄平,中平中仄平平仄。——對稱聯(單仄尾)
雨巷三人對話閑,村亭獨我凝苔綠。
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仄平平仄仄平。——同尾聯(單平尾)【詞格】C1【同尾韻】
戶中雞犬叫聲疏,燭半還燃候馬車。
中平中仄平平仄,中仄平平仄仄平。——對稱聯(單平尾)
深宵郁悶生煩意,此刻吟詩記在書。
特別需要指出的是,這三組的律構,其實都是與【竹枝詞】“同源”(或者【采蓮子】),只不過應該是早于劉禹錫命名【竹枝詞】之前。也就是說,這種格律理念,古早有之,直到劉禹錫給起了一個好名,借著詞牌火了起來!
這種多元化的混搭方式,可以是N組結合,所以未來廣義的齊言“格律詞”,可以有“無窮”的變化與組合,因而,根本不存在所謂的“瓶頸”之說!
僅以兩組混搭為例,《云翔格律譜》已經收集整理出44種兩聯四句的【詞格】格式譜,詳細請見《“折腰體”總譜——絕對顛覆人們對于七言“折腰體”的認知!【詞格】》http://www.tourth.com/posts.php?id=300679,如果以兩組方式混搭,則可以有1936種格式,目前還有很多空白,詳細請見《【詞格】總譜——今昔詞構看未來(齊言1936種)》http://www.tourth.com/posts.php?id=284716。
六,歷史上第一部齊言體“格律詞”詞譜
應因以上諸多需求,《云翔格律譜》系列譜中,專門制作一部單獨的“格律詞”詞譜,稱之為《云翔詞譜》【格律詞詞譜】,請看:
中華古典格律體之齊言體 《云翔詞譜》目錄(初稿) |
||||
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1 |
||
目 錄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|
律詞句對照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|
格律的四大體系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|
格律的層級理念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|
格律的立體理論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|
第一章:傳統齊言體詞牌 |
||||
第一節 兩聯四句的齊言體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|
A |
七言【詞格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【采蓮子】“正本清源”路漫漫!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《欽譜》是否是嚴重誤導后世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【采蓮子】是【詞格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采蓮子】唐?王昌齡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【采蓮子】的“相和之聲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【采蓮子】的多元化詞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新概念多元化【華詞】作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采蓮藕》任春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談情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春暖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爽關東》雪地蛟龍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六. |
古詩及樂府中的多元化【采蓮子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七. |
【采蓮子】的多次混搭作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客舍喜鄭三見寄》唐?劉長卿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秋雨夜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送蕭三十一之魯中》唐?李白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暮行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八. |
作品多就應該定為“正體”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九. |
【采蓮子】的【詩核】彩譜比較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十. |
【采蓮子】還要用【七絕】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【陽關曲】格律解讀莫玄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【陽關曲】凸顯“踏步式”的韻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陽關曲】唐?王維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戰友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寄思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在變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荷香一夏》月夜御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怎樣看待“異曲同構”現象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嘆詞構“胎記”的玄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可否能用【陽關三疊】代替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陽關三疊】無名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送別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【竹枝詞】混沌不明爆、爆、爆!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還原【竹枝詞】詞構的“正本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竹枝詞】唐?劉禹錫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春夏踏青行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【詩格】的“詞化”現象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d. |
【八拍蠻】無曲老腔慘、慘、慘!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八拍蠻】唐?孫光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道情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淫雨霏霏》月夜御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e. |
逐漸認清統一【主韻律】的理念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還原【欸乃曲】詞構的“正本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全律構【欸乃曲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欸乃曲】唐?元結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彷徨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端午節紀念屈原》任春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春游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柳絮情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雪夜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f. |
歷史進程——詞牌應定型于詞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《欽譜》的制譜理念是否正確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還原【楊柳枝】詞構的“正本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全律構【楊柳枝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楊柳枝】唐?白居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佳節夜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等待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黃昏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踏春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夢中絮語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同尾韻】唐?白居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故鄉柳》當代?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何處覓桃源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《楊花柳絮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g. |
是否應提升認知的判別力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《欽譜》是否是嚴重誤導后世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空有虛名與名副其實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辨與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詞脈之“門道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全律構【浪淘沙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浪淘沙】唐?白居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晚秋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鄉景吟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冬春換季》雪地蛟龍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六. |
無曲新腔火、火、火!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浪淘沙令】唐?李煜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浪淘沙令】唐?李煜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浪淘沙令】唐?呂巖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七. |
全律構【浪淘沙令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浪淘沙令】宋?張炎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淘沙英豪》阿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唯一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秋夜無眠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秋夜無眠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夕訪玫瑰園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秋江行吟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八. |
【浪淘沙】套詞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h. |
清醒,救救格律吧!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【清平調辭】的律構是【七絕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一代一辭斷、斷、斷!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清平調辭】唐?李白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清平調引】宋?蘇軾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【同尾律】元?周巽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多樣化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仙怨調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山村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漁鄉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蓮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閑吟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習詩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徒步又一山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7. |
《海珠湖賞吟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8. |
《贊中央視察組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【字字雙】是屬于五言的疊字結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字字雙】明?陳翼飛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云深鶴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字字雙】唐?王麗貞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閑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【字字雙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遼水漁歌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贊太陽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梅雪情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六. |
異曲同構通、通、通!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【齊言詞】的“同曲異構”現象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【齊言詞】的“同構異曲”現象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七. |
【詩格】的“詞化”現象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采蓮曲】唐?皇甫松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采蓮曲】唐?皇甫松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【采蓮曲】唐?皇甫松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【竹枝詞】唐?孫光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【字字雙】明?陳翼飛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添聲【楊柳枝】宋?賀鑄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7. |
添聲【楊柳枝】唐?顧夐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8. |
《憶童年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 |
五言【詞格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五字齊言詞綜述——應定型于詞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“折腰體”是詞,而非【五絕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還原【啰唝曲】詞構的“正本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全律構【啰唝曲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啰唝曲】唐?劉采春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破小孩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春吟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勞燕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蓮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古人作品依據(部分)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【啰唝曲】與【楊柳枝】相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還原【拜新月】詞構的“正本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全律構【拜新月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拜新月】唐?李端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酌霞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竹林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思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再訪綠鸚鵡島》當代?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古人作品依據(部分)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還原【紇那曲】詞構的“正本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紇那曲】唐?劉禹錫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紇那曲】唐?劉禹錫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尷尬的詞牌,如何“保命延年”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關于第三句句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完成“詞化”的拓展(二十四字令)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山中閑吟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【詩格】“詞化”現象的依據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 |
六言【詞格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六字齊言詞綜述——應定型于詞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“折腰體”是詞,而非【六絕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還原【舞馬詞】詞構的“正本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舞馬詞】唐?張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舞馬詞】唐?張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還原【三臺】詞構的“正本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三臺】唐?王建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還原【回波樂】詞構的“正本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回波樂】唐?沈佺期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冬夜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全律構【回波樂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回波樂】唐?李景伯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歡聚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栲栳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回波樂】唐?裴談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扶貧回歸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回波樂】唐?沈佺期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交友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回波樂】唐?楊廷玉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d. |
還原【塞姑】詞構的“正本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全律構【塞姑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塞姑】唐?無名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春坊正字劍子歌》唐?李賀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秋池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枯荷殘蓋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幸韋嗣立山莊應制》唐?張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天外來客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圓明園詞》清?王闿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君子圖強順天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第二節 四聯八句齊言體綜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|
A. |
五言體的【詞格】及“詞化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【異尾聯】理念的【生查子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由純單一【異尾聯】組成的標準體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生查子】唐?魏承班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念愛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生查子】唐?孫光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【生查子】唐?孫光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【對稱聯】與【異尾聯】的混合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生查子】宋?賀鑄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生查子】宋?晏幾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【生查子】宋?高觀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【生查子】宋?史浩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【生查子】唐?劉侍讀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【生查子】唐?牛希濟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7. |
【生查子】唐?韓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8. |
【生查子】唐?張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9. |
【生查子】清?丁澎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0. |
【生查子】清?董元愷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全律構【生查子】的多元化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念愛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河長制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朋友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離情訴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帶路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不會遲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春世界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費心思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廿國分會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相思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發新聲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常用體【生查子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回首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重遇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思念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情深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訴情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游記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觀夜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容變,容變,歷史的傳承與延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南游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懷思一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讀畫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懷思二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晨霧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懷思三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寺院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懷思四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新秋夜寄諸弟》唐?韋應物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生日吟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迎新年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懷思五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詩圖吟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懷思六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六. |
【詞格】律構理念的古人作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齊梁晴云》唐?李商隱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七. |
步韻中修正,以提高格律品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醒悟何時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愛自然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如何想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即席次韻陸務觀》宋?史浩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“半闋混搭”理念的【醉公子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【詩格】理念的“混搭律”,通押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醉公子】唐?無名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折檻行》唐?杜甫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觀光列車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“半闋混搭”的【同尾韻】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同尾韻】唐?尹鶚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同尾韻】唐?顧夐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【詞格】理念的“半闋混搭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醉公子】唐?顧夐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四換頭】唐?薛昭蘊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【醉公子】與【菩薩蠻】是增減字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全律構【醉公子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精神病患者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贊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雙節游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應對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人間美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情斷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【詩格】【怨回紇】“詞化”轉變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【詩格】理念的【五律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怨回紇】唐?皇甫松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怨回紇】唐?皇甫松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【怨回紇】的【詞格】轉化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怨回紇】唐?無名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全律構【怨回紇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何奈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增字體【怨回紇】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停電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不言中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聽戲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收蓮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歸隱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飄零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六言【詩格】理念,以單仄尾入韻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六言體的四聯八句結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“柏梁體”【詩格】的【雙鸂鶒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霧霾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減字后的六字【雙鸂鶒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雙鸂鶒】宋?朱敦儒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雙鸂鶒】清末?姚華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全律構【雙鸂鶒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吟草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鷺島觀景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游園有感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燕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戲中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集市遇聞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七言體【詩格】理念的轉化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【混搭律】理念轉化的【清江曲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由【詩格】為載體的【清江曲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清江曲】宋?蘇庠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詠秋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升級為【詞格】的【清江曲】結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清江曲】宋?蘇庠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清江曲】清?萬邦榮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全律構【清江曲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長短音符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季節金黃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青蔥有夢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遺憾深藏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漫步山村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幸有星辰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岸畔淺吟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隱約濤聲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岸畔淺吟二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平仄半闋混搭的七言體【樓上曲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【樓上曲】的“胎記”與常用體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樓上曲】宋?張元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駐守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樓上曲】宋?張元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標準體【樓上曲】的完善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北疆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標準體【樓上曲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戰友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秋菊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熱血青春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冬雪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楊木林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雪松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【瑞鷓鴣】究竟“倚”什么聲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是否應該被“踢”出群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瑞鷓鴣】唐?馮延巳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瑞鷓鴣】宋?盧炳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瑞鷓鴣】宋?賀鑄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突出統一【主韻律】的“格律詞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瑞鷓鴣】元?王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對稱韻】宋?葛勝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【木蘭花】唐?李煜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【木蘭花】宋?宋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全律構【瑞鷓鴣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老屋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黃昏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感懷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遣懷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瀑布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休閑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偷閑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全律構減字體【瑞鷓鴣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瑞鷓鴣】元?王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荷塘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竹花情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奎籠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養馬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打馬草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炸山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d. |
開啟詩詞的新時代!【木蘭花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標準體【木蘭花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木蘭花】唐?李煜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木蘭花】宋?宋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瑞鷓鴣【對稱韻】宋?葛勝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標準體【瑞鷓鴣】元?王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標準體【瑞鷓鴣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傳情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蜂蝶戀花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詠松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玉樓春】明?夏言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詠竹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詠竹》靜悟凡心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園丁蠟燭情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詩詞路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e. |
傳統詞牌的統一【主韻律】鐵證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標準體【玉樓春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玉樓春】唐?顧夐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【玉樓春】不等于【木蘭花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標準體【玉樓春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石榴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人生感悟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雨中落花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雨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獨處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醉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別出心裁的深度混搭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7. |
《落花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8. |
《無題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木蘭花 其一】唐?歐陽炯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【木蘭花/玉樓春】宋?朱敦儒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古人尚能抱團改革,嚴限合律步韻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高平暮秋餞別》宋?周邦彥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【木蘭花/玉樓春】宋?方千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【木蘭花/玉樓春】宋?楊澤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第三節 雙調詞構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|
一. |
五言齊言體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雙調【啰唝曲】與【生查子】爭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傳統詞牌的統一【主韻律】鐵證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標準體【啰唝曲】唐?劉采春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容變——疊格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木舟》東亮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費心思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滇情》東亮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蒼》東亮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笑》東亮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父》東亮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江山》東亮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雙調【拜新月】與【生查子】爭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【拜新月】標準體的求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拜新月】唐?李端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酌霞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全律構【拜新月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梅雪情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雪戀梅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詠冬梅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詠四君子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詠松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故鄉景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雙調【卜算子】與【生查子】爭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【卜算子】可以有齊言體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真正的標準體【卜算子】詞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標準體【卜算子】宋?舒亶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標準體【卜算子】宋?陳師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人可可人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為什么喜歡常用體【卜算子】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常用體【卜算子】宋?蘇軾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d. |
全律構常用體(減字)【卜算子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秋游云臺花園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郊游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詠梅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廣州羅崗賞紅梅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閑吟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秋游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7. |
《秋游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8. |
《云山行吟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9. |
《秋游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e. |
全律構標準體(減字)【卜算子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問月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伴水仙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雪夜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六言齊言體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雙調【舞馬詞】、【三臺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【舞馬詞】、【三臺】詞構完全相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標準體【舞馬詞】唐?張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標準體【三臺】唐?王建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【舞馬詞】【浪淘沙】是減字關系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標準體【浪淘沙】唐?白居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標準體【啰唝曲】唐?劉采春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【舞馬詞】、【三臺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秋深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畢業歡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知己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須知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贊星月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冬到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雙調【回波樂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【回波樂】的標準體結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回波樂】唐?李景伯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歡聚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【回波樂】【欸乃曲】是減字關系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欸乃曲】唐?元結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雙調【回波樂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夢回月下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天仙好色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春天誓盟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強忍心事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約定佳期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春天問我歸否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雙調【塞姑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【塞姑】的標準體結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塞姑】唐?無名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雙調【塞姑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冬至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梅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冬吟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激情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探源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趕海潮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七言齊言體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雙調【竹枝詞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傳統詞牌的統一【主韻律】鐵證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竹枝詞】唐?劉禹錫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友聚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雪梅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寄寓南北》月夜御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疊格——邁新步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同桌的你》任春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同桌的你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同桌的你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同窗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同桌的你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同桌的你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雙調【欸乃曲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傳統詞牌的統一【主韻律】鐵證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欸乃曲】唐?元結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彷徨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端午節紀念屈原》任春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雙調【欸乃曲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他與中華》阿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云與思想》阿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她與福來》阿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錢與志氣》阿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情與道》阿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他與功業》阿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. |
雙調【楊柳枝】的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. |
傳統詞牌的統一【主韻律】鐵證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【楊柳枝】唐?白居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佳節夜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等待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黃昏》南洋孤客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. |
容變——疊格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棧橋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背包客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看海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訪辛夷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品酒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迎新年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游園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再訪辛夷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無奈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新年了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向西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再做背包客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第二章:自度曲的齊言體詞牌 |
||||
守護格律,無愧平仄人生!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|
A |
怎樣看待“自度曲”?(一)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“自度曲”標準體【開心令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標準體【開心令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平凡是福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新開自樂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平常心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情迷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相關古人作品依據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容變,“自度曲”疊格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思家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失眠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好閑情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惜別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情緣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怨天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《云翔詞譜》的“種子”律構理念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 |
怎樣看待“自度曲”?(二)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“自度曲”標準體【踏春令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標準體【踏春令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春游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春雨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倒春寒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春種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相關古人作品依據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容變,“自度曲”疊格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清明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清明節祭祖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踏青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植樹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放風箏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掃烈士墓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C |
怎樣看待“自度曲”?(三)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“自度曲”標準體【東風早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標準體【東風早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東風早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相關古人作品依據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容變,“自度曲”疊格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早春六首其一》柏潔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早春六首其二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早春六首其三》玉龍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早春六首其四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早春六首其五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早春六首其六》王欣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D |
怎樣看待“自度曲”?(四)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“自度曲”標準體【春夜曲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標準體【春夜曲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春夜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相關古人作品依據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容變,“自度曲”疊格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春夜思君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春夜雨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春夜之一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春夜之二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春思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春夜之三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拓展、拓展、還是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》杜甫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連雨后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雜詠 燭》南北朝?謝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秋夜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鄭駙馬宅宴洞中》唐?杜甫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初夏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早朝車中聽望詩》南北朝?何遜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春思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崇義里滯雨》唐?李賀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風月清泠聞秋色》月夜御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六. |
拓展,應有時代的風彩(五言體)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終空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人間》東亮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望月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詠松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短歌行》羽族之劍仙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過中秋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聚友》東亮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E |
怎樣看待“自度曲”?(五)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標準體【搖船詞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農家樂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寂靜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船女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鄉游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相關古人作品依據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容變,“自度曲”疊格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過橋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回鄉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變遷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迎親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寂寞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采蓮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容變——減字成五言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公園漫步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容變——多樣化混搭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梔子花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雪蓮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荷花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茉莉花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六. |
容變——深度多樣化混搭不可以嗎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思量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感慨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時不再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戰天涯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七. |
《云翔詞譜》的“種子”律構理念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八. |
平仄格式譜沒有貴賤之分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F |
怎樣看待“自度曲”?(六)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標準體【一彎秋月】的全律構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前世戀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夢里人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春游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初情菡萏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相關古人作品依據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容變,“自度曲”疊格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月垂淚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共蟾光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娉婷去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秋風醉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映清池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徒追憶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容變——減字成五言不可以嗎?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平疾豎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路側松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感蓮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珠江秋夜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春曲去難還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郊游行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山行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《雨后花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秋影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初夏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春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山中吟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夜釣》田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詠梅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孟夏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《思親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春去》候鳥之樹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【一彎秋月】向更高層次發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望岳》其一 唐?杜甫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雪景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春游東湖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春游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廣州羅崗賞梅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羊城春日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芳樹》唐?宋之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芳草吟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年集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望梅瞻雪》月夜御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梅雪戀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梅雪戀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珍惜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共蟾光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春曲去難還》文質彬彬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望岳》其三 唐?杜甫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郊游行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山行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六. |
是詞構,所以不用避“上尾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七. |
應給予【一彎秋月】公允的對待!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廣州羅崗賞梅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羊城春日》云山客行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八. |
“大數據”會還原整座“冰山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G |
【詩核】理論的詮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一. |
任何【絕句】均為【單核絕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【詩格】與【詞格】律構的差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任何【律】均為【雙核律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四. |
【詩格】與【詞格】律構的差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五. |
【詞格】未來的發展空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第三章:多樣化混搭 |
||||
格律詞古今作品選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|
一. |
【詩格】與【詞格】的比較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無題》唐?李商隱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出井天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二. |
古人【詞格】作品選及步韻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A |
七言【詞格】格式譜十五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》劉憲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心悅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感懷》紅妝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雜詠》張點點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荷塘即景》徐崇玉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譴責香港暴行》文健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雜詠》陳三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春日京中有懷》唐?杜審言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居京感懷》酎泉老人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雜詠》大樹20190714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雜詠》劍膽簫心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雜詠》靈犀通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詠荷》海珠兒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雜詠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3. |
【調笑令】《苕子》詞序 宋?毛滂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遠思》青山暮雪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雜詠》獨背夕陽上小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4. |
《初春辛太平公主南莊》唐?韋嗣立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故鄉》老農筆不惰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雜詠》小百姓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5. |
《酌酒與裴迪》唐?王維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半百感懷》天涯咫尺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6. |
【調笑令】《崔徽》詞序 宋?毛滂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凡人一個》晚風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夢想》七星山人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7. |
《金陵城西樓月下吟》唐?李白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寄情林下》情系詩詞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農事吟》當代?風雨終歸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雜詠》當代?天地悠悠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8. |
《贈唐衢》唐?韓愈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端午遐思》武昌魚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9. |
《鶯鶯歌》唐?李紳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鶯鶯歌》黃仲平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0. |
《游祝融峰》唐?韓愈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流觴曲水雅人興》夢湖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1. |
《送常侍御卻使西番》唐?韋應物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省思》huge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雜感》huge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雜詠》天涯咫尺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2. |
【調笑令】《美人賦》詞序宋?毛滂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扇》云深鶴閑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3. |
【調笑令】《張好好》詞序宋?毛滂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張好好》當代?天涯咫尺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4. |
《題李別駕壁》唐?高適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紀念(天下霸圖)十年》鴻飛雪泥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5. |
《題米敷文楚山清曉圖》元?馮子振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》沉迷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楚山清曉圖》天涯咫尺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三. |
依古人作品減字拓展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B |
五言【詞格】格式譜十五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1. |
《民所期》快樂180530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詠臘梅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荷塘》八五九老丁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2. |
《詠松》快樂是福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閑吟》坪上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
|
|
|
《夏日詠荷》新柔情似水 |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|